应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应用日语
【专业代码】570206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
【办学层次】高职(大专)
【学制】3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兼具爱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商务服务业、批发业、住宿业等行业的行政、商务、导游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行政办公、生产现场管理、外贸、酒店接待与服务、导游等工作,具备日语中级以上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行政管理、贸易营销、酒店及旅游管理等任一方向基本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职业面向
表1 应用日语专业职业面向表
专业大类(代码)
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教育与体育大类(57)
语言类(5702)
商务服务业(721)
行政事务处理人员(GBM 40206)
日语行政办公文员、翻译、日语流程专员
1.JLPT等级证书
2.J.TEST等级证书
采购人员(GBM 40101)
日语采购担当
销售人员(GBM 40102)
日语销售担当
互联网平台(GBM 643)
日语电子商务
商务服务--旅游社及相关服务(7291)
旅游团队领(GBM 4070402)
日本海外领队
1.JLPT等级证书2.J.TEST等级证书
3.导游员资格证书
导游(GBM 4070401)
日语导游员
住宿和餐饮(6110)
前厅服务员(GBM 4030101)
日语礼宾客服
3.茶艺师证书
三、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2.文化素质: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方法能力,塑造完善的文化品质和良好的思维机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适应力,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有发展潜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正确理解多元文化,具有一定的国际合作与沟通意识。
3.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具有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环保意识。
(二)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
2.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日语语言基础知识;日语听说读写基本技巧;
3.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包括:日语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技巧;日本社会文化相关基础知识;日文计算机基础知识;涉日企业商务服务基础知识;
4.掌握专业拓展知识包括:外包服务流程与管理、日资企业运作模式和管理相关知识;导游接待流程与服务规范;酒店接待与服务基础知识。
(三)能力要求
1.职业核心能力:具有良好的日语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
2.职业迁移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恰当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职业基础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熟练的日语听说应用能力;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较好的读写能力。
4.职业技术能力:具备以日语为工作语言处理文秘、商务、导游等业务的能力;具备熟练的中日文计算机系统和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具有较好的中日笔译和口译翻译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课程简介
(一)课程设置
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职业基础课、职业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群平台及方向课和专业课,形成由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技术能力课程模块和职业迁移能力课程模块构成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公共职业基础课,安排在第1-4学期分散进行,由职业基础部、思政部、学生处开出,教务处统一编排。
职业通识教育选修课,安排在第1-4学期分散进行,由职业基础部(含职业通识馆)、思政部开出,教务处统一编排。
专业群平台及方向课,平台课一般开设在1-2学期,方向课一般开设在第4-5学期,由专业群编排。
专业课,全学程分散进行,由专业编排,包括7门专业核心课程。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构建以培养学生四核心能力为目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职业素养),探索职业技能标准衔接课程教学标准、岗位能力要求衔接教学内容、日语语言技能衔接教学过程的三类衔接;思政元素、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美育培养五要素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四层递进、三项衔接“日语+X职业方向”课程体系。
(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职场日语★
本课程主要面向涉日企业的企业文员、生产现场翻译岗位,旨在培养学生涉日企业服务中日语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学习涉日职场商务活动中敬语、专业术语和格式化惯用语等日语语言特点以及用法,融入BJT商务日语能力考试标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职场日语知识和涉日商务礼仪,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能进行一般的涉日企业服务交流、翻译及商务事务处理等活动。
2.日汉互译★
本课程以企业真实案例内容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较强的服务涉日企业岗位业务的汉日翻译能力,能够准确、专业地进行日文材料翻译、车间或会议现场翻译以及客户陪同翻译,并具有较好的沟通、表达和交流能力。
3.商务日语视听说★
本课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在课堂模拟访问计划制定、预约访问、寒暄介绍、企业访问与接待、业务洽谈、委托发包、生产制作、支付结算等商务活动场景,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视听技巧,提高在涉日企业服务中日语口语表达与沟通能力。
4.日文计算机基础★
本课程包括日文计算机操作基础词汇;日文环境下Word、Powerpoint、Excel等办公软件的应用;智能翻译等涉日企业服务中各类工作软件的应用;日文互联网平台操作与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在涉日企业服务中文字处理、文档编辑、电子表格处理以及相关软件与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
5.日语视听说★
本课程通过对社会生活和科技领域等方面的听说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辨别、分析、推理、归纳、信息处理及记录、记忆能力,从而全方位系统化提升学生听说的能力。达到日语能力考试N3-N2级听力水平。
6.中日跨文化交际★
本课程包括中日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认知;中日两国在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人际交往中语言与行为、饮食习惯、宗教信仰、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差异;商务活动中意识与行为差异等。旨在加深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理解,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职场活动中跨文化交际应对能力。
(三)职业能力分析
表2 专业核心课程对应岗位职业核心能力分析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典型工作任务
素质
知识
能力
1
职场日语
现场翻译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为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理解多元文化,具有一定的国际合作沟通意识。
掌握涉日企业企业文员、生产现场翻译岗位业务相关的日语业务术语。
熟知中日企业文化差异、涉日企业工作过程和业务流程。
掌握涉日企业商务服务礼仪。
能进行一般的涉日企业服务交流、翻译及商务事务处理等活动。
2
日汉互译
技术翻译
熟悉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掌握较为扎实的汉日双语翻译基础知识。
3
商务日语视听说
企业、生产管理
熟悉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掌握较为扎实的汉日双语听说技巧。
4
日文计算机基础
涉日企业文秘、生产管理
掌握日文环境下办公软件的应用。
能在日文环境办公软件下进行文字处理、文档编辑、电子表格处理以及相关软件与系统的基本操作。
5
日语视听说
6
中日跨文化交际
熟悉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掌握跨文化交流技巧。
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在校内外进行的日语听、说、读、写、译以及日本文化等各类应用综合训练,以及模拟涉日职场环境的综合实训。在商务服务业、批发业、住宿业等行业的日资企业、外贸企业、涉外服务企业等进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
六、教学进程安排
1.公共职业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表3 公共职业基础课进程表
模块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修读
学期
备注
课内
课外
理论
实践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必修
00030004
军事理论
36
12
24
*
00030005
军事技能
40
*实际执行14天112学时
07030016
思想道德与法治Ⅰ
1.5
20
07030017
思想道德与法治Ⅱ
0703001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2
070300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48
8
07030003
形势与政策Ⅰ
0.25
07030004
形势与政策Ⅱ
07030005
形势与政策Ⅲ
07030006
形势与政策Ⅳ
00030201
体育与健康Ⅰ
26
00030202
体育与健康Ⅱ
限选
00030203
—
00030212
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太极剑、跆拳道、健美操(限女生)、瑜珈(限女生)
学生自选(11选1)
99030105
心理健康Ⅰ
16
99030106
心理健康Ⅱ
00030704
职业基础数学
00030705
经济数学
00030601
00030604
00030602
中华传统文化
艺术概论
大学语文
1-2
*学生自选(3选1)
00030304
信息技术基础
*专业1-2学期交错开设
00030501
职业形象礼仪训练
合计
538
282
168
56
2.职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表4 职业通识教育选修课进程表
00030801
劳动教育Ⅰ
0.5
00030802
劳动教育Ⅱ
07030015
学习筑梦
*学校统一安排
00031001
职业素质养成训练
07030011
07030014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1-4
*学生在1-4学期自选(4选1)
职业迁移能力模块
任选
000311
国学文化类课程
10
160
80
*学生在1-4学期内,修够10学分,详见各学期选课清单。
000312
民俗文化类课程
000313
传统文学类课程
000314
传统艺术类课程
000315
现代艺术类课程
000316
精益管理类课程
000317
信息技术类课程
000318
财经商贸类课程
000319
历史哲学类课程
000320
军事法律类课程
000321
政治理论类课程
000322
社会治理类课程
000323
生命健康类课程
000324
环境保护类课程
000325
创新创业类课程
000326
文化交流类课程
自主学习
职业通识馆开放体验课程
参加职业通识馆各类活动或自主前往学习,按照其相关要求获取学分。1-4学期内修够3学分。
17.5
228
136
92
3.专业群平台、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表5(应用外语)专业群 平台基础课、方向课教学进程表
职业基础能力模块
03030484
应用日语专业劳动教育
00030402
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Ⅱ
00030403
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Ⅲ
03030013
管理学基础及实务
03030011
新媒体应用技术
03030014
图形图像处理
64
03030015
商务沟通
03030016
汉语应用文写作
03030006
第二外语I(英语)
03030007
第二外语II(英语)
小计
18
296
144
128
0
专业群方向一:国际贸易
选修
03030544
国际贸易实务
03030545
国际市场营销
03030569
跨境电子商务
专业群方向二:旅游
03030022
前厅服务与管理
03030023
酒店数字服务与管理
03030024
西餐服务与文化
专业群方向三:商务服务
03030017
服务外包业务实务
03030018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03030019
经贸文书与函电
专业群方向四:留学
03030567
外语能力考试强化实训I
03030549
英语听说强化实训
03030568
外语能力考试强化实训II
424
208
192
3. 设置及教学进程(专业核心课在备注栏标★,考查课标*)
表6(应用日语)专业 专业课教学进程表
课程
性质
职业技术能力模块
99030108
入学教育
99030107
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I
03030401
基础日语I
7.5
124
03030402
日语听力I
5.5
88
44
03030403
基础日语II
96
42
03030404
日语听力II
03030462
日语阅读与写作I
03030470
日语情境会话I
03030406
日本文化体验
03030457
日文录入实务
03030415
综合日语I
03030471
★
03030464
日语阅读与写作II
03030472
日语情境会话II
03030412
日语能力考试集训I
03030473
03030414
酒店日语
2.5
03030420
综合日语II
03030419
日语能力考试集训II
03030455
03030476
03030477
03030418
旅游日语
99030109
毕业教育
03030482
商务日语岗前综合实训
72
03030483
对日BPO综合实训
99030118
岗位实习I
99030104
毕业设计(论文)
99030119
岗位实习Ⅱ
288
97.5
1780
470
590
84
636
4. 学期学分、学时明细表
表7 各学期学分、学时明细
公共职业基础课
职业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群平台基础课、方向课
专 业 课
各学期平均周学时
学时
13.75
106
52
28
-
14.5
100
27.5
9.75
162
26.9
3.75
13.5
104
19
172
31.0
4.75
8.5
19.5
140
156
27.4
14
1556
理论总学时
实践总学时
理论与实践比
课内总学时
课外总学时
总学分
1212
1758
40:60
2138
832
2970
173
七、实施保障
(一)师资团队配备标准
1.师资队伍结构标准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教研室主任配置标准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商务服务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3.专任教师配置标准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与日语类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4.兼职教师配置标准
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实践教学条件配置标准
1.校内实训基地标准
(1)日语语言综合实训室
配备黑(白)板、计算机、投影仪或多媒体一体机、教学主控台及配套软件、音响设备,WiFi覆盖、服务器、专业双语实训软件等,承担日语听力、日语视听说、日语口语、日语写作、中日翻译实务等训练。
(2)日本文化体验实训室
配备黑(白)板、计算机、投影仪或多媒体一体机、教学主控台及配套软件、音响设备、WiFi覆盖,地面铺设地板、摆放具有日本传统文化物件、墙面悬挂相关图片,男女和服多套、制作日本料理基本厨房设备,承担日本文化体验、中日跨文化交际、旅游日语、酒店日语等训练。
(3)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室
配备黑(白)板、计算机每人1台,WiFi覆盖、服务器、中日文操作系统和日文打字、国际贸易操作、国际贸易单证等实训软件等,承担实用日语、日文计算机基础、对日BPO项目管理、跨境电商(日语)、商务日语视听说等训练。
(4)旅游景区模拟实训室
配备仿真导览设备、中日景区景点库(含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展馆教学资源和实训软件等,承担旅游日语、旅游日语综合实训等训练。
(5)3D外语情景实训室
能够虚拟情景,实时生成对话场景,合成视频,承担实用日语、酒店日语、旅游日语等课程。
2.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标准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行政办公文员、生产现场管理、外贸业务员、日语导游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能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行政办公文员、生产现场管理、外贸业务员、日语导游、酒店接待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十三五”、“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日语教材,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教材。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日语、语言学、教育学、日本文化、管理类、经济贸易、涉外旅游以及实务操作类、电子商务以及日文原版相关文献等。
2.数字资源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日语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为主线,根据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创设适合课程特点的不同教学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手段,从而实现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的一体性。针对知识性、逻辑性为特点的基础日语、日语听力课程,通过图示问答、模仿训练、主题启发和小组竞赛等教学方法实现日语单词、语法、句型以及文章等日语知识与逻辑的教学任务;针对交际性、体验性为特点的日本文化体验和中日跨文化交际课程,以活动为教学载体,通过创设话题、情景、场景,以活动贯穿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对于职业性、应用性为特点的实用日语、旅游日语、酒店日语等课程,以任务为教学载体,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实战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开展各项专业竞赛活动,有效地延伸到课堂教学,使专业活动竞赛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为准备参赛,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寻找资料,与同学们协作、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延伸到课外。
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五)考核评价
本专业课程所采取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笔试、口试、过程性考核、操作等。
1.语言类课程重视多元的过程性考核
对应用日语专业课程中语言类的考核要以实用能力考核为主,分多次,不同内容进行过程性考核,对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课堂学习情况、课后复习情况等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监督,不断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使学习过程不断优化,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革。对终结性考核采用口试方式考核。建立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使评价方式多样化。学生通过课程的考核方可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获取规定的学分方可获得毕业证书。课程学业成绩与学生奖学金评定和优秀学生评选等相关联,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业评价的价值导向作用。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阶段的表现由校企双方共同评定,表现优异者将被评为优秀实习生。
2.创新“四层递进”的测评体系
解决日语测评形式和内容单一、方法和途径局限、层次和指向不清等问题。按照语言学习阶段,观测个体的口语表达、运用与交流能力,团体的合作与角色扮演能力。在测试梯级、形式、内容、标准方面体现日语能力的交互性、情景性和真实性,注重语言能力的融会贯通。
3.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下的终结性考核
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记录、分析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职业素养达标等方面的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考核,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考核中导入“课程思政”,并将考核情况作为是否准予毕业的重要依据。通过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学生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形成该学生总体性评价。
八、毕业标准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同时必须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公共职业基础课、毕业达到规定学分,方可毕业。
九、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
姓名
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职务
工作单位
单位职务
职称
申延子
教育部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韩分委会副主任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学院教学院长
副教授
冯筠淞
企业顾问
长春海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级
金一勇
NTT DATA(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事业企划部部长
李杨
吉林共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副高级
张兆敏
专家顾问
应用外语系主任
陈瑶
委员
应用日语专业教研室主任
讲师
7
穆彤
专业教师
姜敬爱
9
刁文晶
高子卉
11
于凤芹
上一条:校企合作 双向赋能 下一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年修订版
【关闭】